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打卡0元学”不应是营销噱头

来源:
44秒前

  “打卡0元学”,你听过吗?一些在线教育、辅导机构宣称,消费者需要先支付学费,在一定期限内、按照要求完成打卡学习后,支付的学费就可以全额返还。然而,不少消费者参与这类活动后发现,等到申请返现时,商家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江苏省消保委为此发出提醒,警惕其中的陷阱。

  打卡返现,本应是双赢之举:商家借此迅速聚拢人气、提升用户黏性;消费者则通过严格自律获得实在回馈,养成良好习惯——这种相互成全的模式有其天然吸引力。然而,若商家在实际执行中打了折扣,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0元学”沦为“空头学”,首先是对契约精神的公然亵渎。民法典明确规定网络平台发布的商品服务信息在符合要约条件时合同成立,双方应恪守约定。消费者已如约完成打卡,商家却翻脸拒不返现,这无疑构成违约,当负法律责任。其次,这也是商家自毁长城的短视之举。诚信乃商业根基,一次轻诺寡信所侵蚀的,是消费者对整个品牌生态的信任地基。

  面对此类风险交织的活动,消费者需保持清醒。选择可靠商家、细读规则条款、保存完整证据链条,皆为护身之盾;与平台协商或依法维权,则是破局之矛。而更深层的智慧,或许在于洞悉学习的本质。学海无涯,若以返现为唯一航标,极易迷失于打卡形式主义的荒岛,而忘却了汲取知识甘泉的本心。

  打卡返现活动本身并非原罪,但若规则不透明、承诺如“画饼”,便是对诚信底线的挑衅。监管部门当重拳出击,对虚假宣传、蓄意违约者严惩不贷,为市场筑牢公平诚信的堤坝。唯愿商家铭记:营销纵有千般机巧,不及一诺之重。于消费者而言,亦需时刻清醒——打卡返现终是末,学有所得方为本。

相关阅读

  “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就出去丢一个,很解气”“重卡车的轮胎可以刺伤吗”……据8月19日《工人日报》报道,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的铁[详细]

2025-08-21 14:49:52

  “打卡0元学”,你听过吗?一些在线教育、辅导机构宣称,消费者需要先支付学费,在一定期限内、按照要求完成打卡学习后,支付的学费就可以全额返还。[详细]

2025-08-21 14:49:28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婵宝,今天有事请大家帮忙。婵妹就想着帮助妈妈,让家里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同时把老家的土鸡蛋分享给粉丝们尝尝……&[详细]

2025-08-21 14:49:02

  一碗十三元的饸饹面,本该是再寻常不过的街头餐食,却意外搅动舆论。8月13日晚,三名女子带着四个孩子在郑州某面馆消费140元。商家规则写着“一人一碗,可[详细]

2025-08-21 14:48:11

  周末,和朋友打卡一家网红咖啡馆。寒暄中,店长调侃道:“行业里不少人自称主理人,有人说是‘煮’理人,现在我们算有‘学名’了,叫[详细]

2025-08-21 14:47:44

  据新华社报道,8月1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其中“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详细]

2025-08-21 14:47:09

  7月中旬,重庆洪崖洞景区旅拍揽客风波事件以官方致歉和当地五部门联合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宣告结束。同期,某网红旅拍品牌因工作人员集体失联、拖欠员工工资等消息[详细]

2025-08-21 14:46:24

  为进一步规范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推出《北京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围绕收费计价透明化、借出归还便利化、投诉响应高效化等方面提出九项[详细]

2025-08-21 14:45:54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